【三下乡】“艺心科普”走进允曦西兰卡普基地,调研非遗传承融合发展路径

时间:2025年07月02日 09:32  作者:盛子颖  点击数: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保护和残疾人事业的重要指示精神,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社会融合发展,湖北美术学院创新学院“艺心科普”暑期实践团队走进恩施州允曦西兰卡普基地,围绕民族文化传承、非遗保护、产品研发以现状开展实地调研与交流学习。

探寻非遗之源:沉浸式感受西兰卡普文化魅力

7月1日,“艺心科普”团队一行走进西兰卡普传承基地,开启了一场以“非遗+民族+就业”为核心的实践调研之旅。在基地讲解员的带领下,队员们深入了解西兰卡普的历史沿革、文化渊源与技艺特色,实地观看传统织锦工艺的制作流程。从色彩搭配到纹样设计,从传统织机到现代工艺创新,团队成员切身体会到了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技艺之美与文化厚度。

基地负责人向师生介绍西兰卡普

“西兰卡普不仅是土家族的精神图腾,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文化纽带。”团队成员习雨轩在调研记录中写道,“它的每一针一线都在诉说着民族的历史记忆与美学智慧。”

艺术赋能传承:探寻“非遗+设计+市场”的融合路径

调研中,实践队还与基地设计人员及手工艺人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基地近年来围绕西兰卡普的文创开发与市场拓展情况。基地负责人介绍,通过与高校、企业的跨界合作,西兰卡普逐步从传统织物转型为集家居饰品、服饰配件、生活美学于一体的文创品牌,在保留传统图案的基础上,探索色彩现代化、图形数字化、产品生活化等方向,构建“非遗即生活”的当代传播体系。

师生与非遗手工艺人深入交流学习

用青年行动回应社会关切

活动结束后,团队与恩施州残联、允曦文化西兰卡普基地初步达成“非遗新生+公益助残”相关合作意向。此次“艺心科普”实践调研,是创新学院“设计助力社会治理”系列实践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团队将继续围绕“艺术赋能乡村振兴”“非遗助力群体融合”主题,深化“设计+科普+公益”的服务路径,探索高校艺术专业学生在社会实践中的多元角色与时代价值。

未来,创新学院也将与地方政府及非遗基地在产教融合、校地合作、志愿服务等方面开展更广泛交流合作,共同为非遗保护贡献青春智慧与专业力量。

师生体验西兰卡普非遗技艺

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