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科研   >   科研创作   >   正文

我校水彩系教师许海刚斩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水彩/粉画类唯一金奖

作者:    信息来源:水彩画系     发布时间: 2014-12-24

(许海刚在作品前接受媒体采访)

新闻网讯 (记者 王斅囡)12月15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集中展示了近五年来中国美术创作丰硕成果的“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提名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隆重开幕。本届全国美展的参赛作品共有4000余件,经过几轮评审与筛选,最终有7件作品脱颖而出摘得金奖。我校水彩画系教师许海刚作品《亮宝节上的人们》斩获水彩/粉画类唯一金奖,雕塑系教师魏传涛作品《印象-轨迹系列 》获工艺类优秀作品奖。我校科研处及宣传部工作人员带领武汉电视台、长江网记者前往展览颁奖现场报道。

许海刚(左三)上台领奖

展览开幕式暨颁奖仪式到场的嘉宾有: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中宣部副部长、文化部党组书记、部长蔡武,中宣部副部长黄坤明,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赵实,文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董伟,中国文联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屹,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左中一、李前光,中国文联副主席杨承志,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郭运德,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协名誉主席靳尚谊,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主席刘大为,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诸迪,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张爱平,中国美协顾问刘勃舒、杨力舟、常沙娜、詹建俊,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吴长江,中国美协副主席杨晓阳、范迪安、何家英、吴为山,中国美协分党组副书记、秘书长徐里,中国美协分党组成员、副秘书长陶勤、杜军等领导、嘉宾,获奖美术家代表,50余家新闻媒体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吴长江书记主持,蔡武部长、赵实书记、刘大为主席分别致辞,之后还进行了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组织奖、先进个人,第二届中国美术奖.创作奖、理论评论奖的颁奖仪式。下午在中国美术馆报告厅举办了“中国梦——中国当代美术建设学术论坛”。

本届全国美展评委们本着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公平、公开、透明”和宁缺毋滥的原则,认真遴选出金奖作品7件,银奖作品18件,铜奖作品49件,优秀奖作品86件。提倡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注时代发展和进步、关注时代精神的表达、关注普通人的情感和思想,注重继承传统,积极吸纳各方有益营养,用美术精品给中国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传达一个全面而积极向上的价值理念和文化理想。与五年前相比,各画种和艺术门类都有了新的长足进步和发展,展出作品呈现出了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特点,艺术家们自觉地把艺术创作与自己的生活经历紧密关联,高度重视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新时期人民精神风貌的创作题材,体现出炽烈的爱国家、爱民众、爱生活的艺术情怀,展示了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进步与人民安居乐业的时代新风,集中地代表了当前中国美术界创作、研究与探索的主流倾向。本届全国美展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是作品全,囊括了近5年来创作的优秀作品,涵盖了全国老、中、青三代美术家的精品力作。二是质量高,本届全国美展发动早、范围广,全国美术家创作热情空前,除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粉画、实验艺术外,其他都采用了面向全国直接征稿的方法,突破了原来各展区分配名额的做法,尽最大可能保证了优秀作品的入选机会。三是新突破,展览首次将陶艺、漆画和综合材料绘画独立出来,在艺术设计展区增加了工艺美术的内容,增设实验艺术展区,体现了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开放、包容和自信的文化姿态。四是紧扣时代脉搏,航天探月、抗震救灾、小康建设、和谐生活等,参展作品生动再现了现实生活中精彩动人的瞬间。五是贴近生活,中国美协坚持倡导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引导更多美术家创作出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接地气的作品。六是乡风民俗浓厚,相当一批作品关注民族和地域特色文化,突出民族、民间、农村生活气息,鲜活地反映了乡风民俗,展露出民族文化多样化的魅力。七是再现厚重历史,国家重大历史题材、中华文明美术创作工程带动了一批历史画的创作,本届美展表现我国历史长河各阶段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的作品明显增多。

据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中国美术奖·创作奖、获奖提名作品展”展期为2014年12月15日至2015年1月4日,展览结束后,作品将在国内上海、山东巡展,部分作品还将远赴日本、新西兰、美国、意大利、白俄罗斯等国巡展。

第十二届全国美展金奖作品《亮宝节上的人们》获奖评语

许海刚(湖北)亮宝节上的人们/水彩/156cm×150cm

媒介、画种、技巧并非是决定艺术作品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艺术作品的魅力更取决于作者能否以恰当而完美的语言传达出真切的生活感受和深度的情感体验。《亮宝节上的人们》正是以精湛的表现技法、动人的视觉图式和传情的深度,不仅将雪域高原鲜活的民俗和人们的精神风貌得以形象而鲜明的呈现,而且让人感受到水彩画──这一以水性与纸质材料为媒介的艺术表现方式与其他媒介或画种相比,在宏大叙事与情感传达、精神表现方面,不仅毫不逊色且有独特的魅力和无限可能性。

该作品的创作者没有以猎奇之心捕捉少数民族异样的生活表象,以满足当下都市人的好奇心;也未以“他者”的视野,在藏区日常生活图景的描绘中释放作为与表现对象相对应的“他者”的自我的文化想象,而是通过甘南藏区“亮宝节”这一传统民间盛会场景的描绘,不仅传达出高原特有节日的喜庆氛围,让观众感受到藏区民风民俗淳朴感与鲜活感,而且作者在明暗、光影对比的画面构成中,用写实又不失灵动,细腻而具有概括性的艺术语言,塑造了一组雪域高原神态各异、形象生动的人物群像。画面构成的整体感和人物姿态与光影明暗变化的节奏感,以及以往水性媒介难以达到的厚重感,固然是该作品产生强烈视觉感染力的缘由,但是,那群像中每一个个体生动神态,尽精入微的刻画和那高原般雄浑的群像所彰显出的纯朴、乐观、高贵的精神气质,才是作品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所在。

创作者用水性与纸质媒介表现宏大场面的能力和在人物刻画方面精湛技法令人叹服,而创作者以炽热而诚恳的心灵去感受生活、观照现实、拥抱高原的态度,更是让人感动。由此,我们相信,艺术的力量在于传情的深度。

版权所有 2012 湖北美术学院 Copyright © 2012 HIFA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05003315号